喝酒時為何如此講究“前三杯”
發(fā)布時間:2025-10-10 16:21:47    瀏覽人數(shù):

酒桌上的前三杯.png


與爾同銷萬古愁


追溯“前三杯”的源頭,最早能在《禮記》里找到章法:“君子之飲酒也,一爵而色溫也,二爵而言言斯,三爵而油油以退?!?/span>


古時用“爵”盛酒,一杯下肚,人卸去初見的拘謹,臉色變得溫和舒展;兩杯入喉,生疏感漸漸消散,開始暢聊心事、話題不斷;三杯過后,便知適可而止,帶著幾分自在離席——既不失禮儀,又不貪杯失度。


有趣的是,古人喝這三杯酒時,還講究“酒過三巡”的儀式感,所謂“巡”,就是主人依次給在座的人斟酒,一輪為一巡,三巡下來,恰好對應(yīng)三杯酒。


據(jù)說北宋文人歐陽修就愛這種氛圍,他在《醉翁亭記》里寫“宴酣之樂,非絲非竹”,想來當年在醉翁亭的宴席上,也定是先過了三巡、飲了三杯,才讓文人們放下身段,醉在山水間。


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鴻門宴.jpg


這“三”字,在國人的語境里本就透著特殊的意涵。皇家以“九”為尊,民間則把“三”視作圓滿的極致。“事不過三”是底線,“三生有幸”是緣分,“約法三章”是承諾。


酒桌上的前三杯,便把這份“圓滿”揉進了酒里,還衍生出不少有趣的敬酒說辭。比如朋友聚會,第一杯常說“敬重逢,別來無恙”,第二杯笑談“敬過往,不負時光”,第三杯起哄“敬未來,常聚常想”;若是長輩在場,前三杯的說法更顯敬重,第一杯“祝您身體硬朗”,第二杯“愿您順心順意”,第三杯“盼您笑口常開”。這些隨口編湊卻滿是真誠的話,讓三杯酒不再是簡單的吞咽,反倒成了拉近距離的“玩笑話”,引得滿桌人會心大笑。


更有意思的是,“前三杯”還藏著中國人待客的“小心機”,既熱情又留余地,這背后還有個民間趣聞。相傳明清時,江南有位富商請客,怕客人因拘謹不喝酒,又怕勸酒太甚失了體面,便琢磨出“前三杯定調(diào)”的法子。前三杯大家一起喝,是為了暖場,讓客人放松;三杯過后,便讓仆人撤去醒酒器,暗示“不再強勸”。有次一位客人酒量淺,三杯下肚后便面露難色,富商見狀笑著說:“三杯已盡禮,余下隨心意?!边@話后來竟在當?shù)鼐谱郎蟼鏖_,成了默認的“潛規(guī)則”。


如今雖沒了這般講究,但“三杯過后自由喝”的默契依舊。酒量好的能接著碰杯暢談,酒量淺的也能以“已喝夠三杯”為由停盞,既盡了主人的好客之道,又護了客人的體面,恰是中國人“中庸”智慧里最有趣的體現(xiàn)。


image.png

而今的酒桌,在前三杯奠定的融洽氛圍下,行酒令也跟著花樣翻新,成了活躍氣氛的“催化劑”。不再是古人那般咬文嚼字的雅令,現(xiàn)代人的行酒令更顯輕松隨意,充滿了煙火氣與趣味性。


朋友聚會時,最常見的或許是“劃拳”,簡單的手勢配上“哥倆好”“五魁首”的吆喝,瞬間便能點燃熱情;也有玩“撲克牌”的,無論是“斗地主”輸家喝酒,還是“抽牌比大小”的刺激,都讓酒桌笑聲不斷;更有借著手機App玩“你畫我猜”“成語接龍”的,輸了的人認罰喝酒,贏了的人起哄喝彩,一來二去,陌生人也能熟絡(luò)起來,原本拘謹?shù)姆諊谶@些簡單的游戲中悄然化解,酒意伴著笑意,讓聚會更添幾分酣暢與自在。


現(xiàn)在的酒桌雖然少了些古時的繁文縟節(jié),卻依舊保留著“前三杯”的規(guī)矩。當酒杯再次舉起時,我們飲下的不只是酒,還有千年的禮數(shù)、滿桌的趣談,以及藏在杯底的真心。這大概就是“前三杯”的魅力,讓每一場相聚,都從禮貌開始,用笑聲升溫,以溫情收尾。


紅色壹號酒介紹.jpg





國禮酒瓶裝飾.png











今天十乙巳蛇年八月十九,

2025年10月10日,

星期五。




辛亥革命

世界精神衛(wèi)生日





有句話說得好:

“想要像雄鷹一樣振翅飛翔,

就不能與大雁為伍,

而要和群鷹同行?!?/span>

成功最大的捷徑,

就是和優(yōu)秀的人一起成長。








END







喝紅色壹號,展家國情懷!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請關(guān)注“紅色壹號酒業(yè)”官方微博和公眾號。